2007年4月15日星期日

2006的阅读之三: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第四版)

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第四版) McQuail’s 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丹尼斯•麦奎尔著,崔保国、李琨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7月第一版

何镇飚

其实光看翻译者的名字就知道这本书的价值了。清华大学(崔保国)和北京大学(李琨)两位主授传播学理论的名师联手,似乎这两所高校的合作并不常见,特别是在社会科学领域。

为什么先提译者而不是作者呢?因为如果不知道丹尼斯•麦奎尔,那拜托还是别……。算了,偶的学生,低年纪学生就大部分不知道,谁是生而知之呢?

丹尼斯•麦奎尔(Denis McQuail),著名传播学者,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传播学终身教授,“欧洲传媒研究小组”成员,《欧洲传播学杂志》三位创始人之一。麦奎尔曾经就读于牛津大学,获得历史学学位,后在利兹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曾先后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俄罗斯莫斯科大学、芬兰坦佩雷大学、英国南安普敦大学担任教授或客座教授,在阿姆斯特丹大学任教长达二十多年。丹尼斯•麦奎尔在传播学领域有着漫长而辉煌的研究经历。从1968年至今,麦奎尔出版了十几本著作,广泛涉及传播研究的诸多领域。主要著作有:《迈向大众传播社会学》(Towards a Sociology of Mass Communications,1971)、《传播学》(Communication,1975)、《大众传播研究模式论》 (Communication Models for the Study of Mass Communications,1982)、《大众传播理论》(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1983)、《媒介行为》(Media Performance,1992)、《受众分析》(Audience Analysis,1997)、《媒介政策》(Media Policy,1998)。

而这本大众传播理论能用麦奎尔响当当的名头,也的确是因为本书作为教材在全世界学传播学的地方流行和传播着,几乎达到了经济学界萨缪尔森的教科书的地位。

我个人之所以如此推崇这本书,最主要的原因是这是本客观的集大成者,左派的右派的观点这里都包容了。麦奎尔对方法的研究我认为比结论的论证更为重要。他指出,媒介理论的范围与类型,根据媒介中心对社会中心,文化主义者对唯物主义研究这两个层面可以区分出四个主要方法:
1、 媒介—文化主义者观点:重点研究媒介信息内容,并认为媒介对信息的接受受到个人所处环境的影响。
2、 媒介唯物主义观点:重视媒介的结构和技术层面
3、 社会—文化主义观点:强调社会因素对媒介生产和接受的影响,以及媒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4、 社会—唯物主义观点:把媒介主要作为社会政治经济和物质条件的反映。

2004年我去台湾访学,就购买过台版的《麦奎尔特新大众传播理论》,但看完好几遍的MCQUAIL的书,我才深刻意识到,他最值得学习的还是方法,他始终用这四种方法来分析传播学领域的传统问题和新问题,往往能用不同的甚至相反的角度去思考和研究同一种现象和问题,值得称道。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