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月29日星期一

沉默三步曲

沉默三步曲

何镇飚

一、沉默的大多数

最早知道沉默的大多数,当然是因为王小波,非常喜欢他的《沉默的大多数》,虽然我至今怀疑我买到的是盗版。石头和大米他们知道这本书和王小波似乎比我要早,但我非常喜欢“沉默的大多数”以至于稍作改动就成了我的SOHU ID

一直以为这个振聋发聩的名词是王先生的独创,不过现在有了几丝怀疑,可惜今天下午没能到宁波图书馆当面问一下李银河先生,相信作为王小波的遗孀加精神伴侣,而且又是王小波去世以后《沉默的大多数》的编辑,一定会给我一个比较满意的答案。

我所知道的最早的以“沉默的大多数”作为书名的,是1971年出版的“The Silenced Majority”,作者是Kirsten Amundsen,书还有个副标题 “Women and American Democracy”Prentice-Hill 公司把这本书收在 “Political Science” 系列当中。作为研究美国妇女、女权和民主的著作,经常被拿来引用,奇怪的是这本书似乎没有再版,印数也非常有限,所以我家的这本也弥足珍贵。封面设计非常具有冲击力,可惜我google半天都没有找到,看来的确读过的人不多,有时间拍上来给大家看。

全书正文分8个部分,可能涉及太多敏感的字词,还是用原文,顺便练习打字

1, The American Woman

2, On Her Own

3, Institutional Sexism

4, Power and the American Woman

5, Power’s Other Faces

6, The Ideology of Sexism

7, Democracy and other Victims

8, The liberated Society

全书第一章的第一段,还是练习翻译一下

“美国妇女有着类似的相似形象。我们获知这个形象是通过私人笑话和公共评论,通过流行杂志和每日报刊,通过好莱坞喜剧和电视系列剧。我们获知这个形象,最主要是来自广告,通过媒介和其他多种形式(的广告)。”

虽然我在广告学概论的教学中也向学生介绍过广告与性别的有关内容,但毕竟没有(也不敢,似乎也不必)这么深刻,然而作者的深度研究还是使我受益匪浅。希望国内的女性传播的研究者,也能从意**形态和民*主角度进行探索,使女性不再只是“沉默的大多数”。

 沉默的大多数

二、在话语与沉默之间

去年除了梳理传播学的发展历史,并且逐一阅读前施拉姆时代的那些大师的原文著作以外,就是认真学习了下非洲的传播现状,虽然用当下时髦的话说,就是“发展传播学”。

书名叫:Between Speech and Silence

副标题:仇恨言论,色*情与新南非,

该项目是自由表达研究机构和新南非研究机构共同开展的研究的成果,甚至得到了当时的南非总统曼德拉支持。国际社会也非常重视。

所谓的仇恨言论是指那些带有侮辱性的、挑衅性的,能引起暴力的演说或言辞,在南非这个种族矛盾突出的国度,对仇恨言论的重视格外引人关注。

至于色*情,有儿童保护的角度,也有妇女地位研究的角度。

该书的主编Jane Duncan认为,言论与沉默之间有着微妙的关系,在新南非的建设中,他们组织了志愿者,打破沉默,开始了南非的重建活动。包括示*威性质的活动敦促政府采取行动反对色*情业,等等。

该书出版于1996年,集合了多位当时的学者和研究者的成果,可惜发行量一样非常少,在google 同样没有封面图片和搜索,好在比前一本书好的地方是在amozon可以找到书,但没有封面照片,同样等待及时补充吧。


三、沉默的螺旋

沉默的螺旋比前两部沉默作品要著名得多,但我估计看过纽曼原文的估计非常少,好在我终于买到了可能是唯一的中文版本,远流出的《民意——沉默螺旋的发现之旅》是诺利纽曼本人修订的第三个版本,更加生动和深刻。作为最著名的女传播学者,纽曼的文笔出人意料的犀利和深刻,而且感性,我非常喜欢。

 民意

翻译是翁秀琪,台湾用他(她)的教科书最多,我也获赠一本,篇章结构写得很适合低年纪大学生阅读。

《民意:沉默螺旋的发现之旅》的翻译非常好,可惜无法推广。只能把其中内容精简以后传授给学生,不过最令人沮丧的就是,辛苦工作之后,学生未必明白老师在说些什么?

民调已经成为媒介介入民主与政治生活的方式和手段之一,人民大学的喻国明教授很早就涉猎于此,他最新出的《民意》我也在上海买到,可以对照阅读。当然,还少不了的是李普曼的经典《公众舆论》(上海社科版中文译名),不过这就不是“沉默三步曲”了。这几篇整理以后以全文形式再组装一遍,呵呵。敬请期待。

2006年5月1日至4日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