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五道口到开明街
金真(何镇飚)
我们这一代人看到CHEMICAL BROTHER是不会有见到神的冲动的,见到任何人都不会。虔诚的东西在心里越深,越难以外化。况且在15岁以前接触了太多的尼采、萨特之类,所以现在的哈贝马斯只能看作对马克思的另一种诠释。

言归正传,第一次来到五道口是1991年的国庆,距离今天正好11周年。那里有一个铁路的道口,一家电影院,一个清真小饭馆,一个菜场,一个商场,一家新华书店。往成府路方向走有语言学院,和语言学院对面的一排浙江人买衣服的。相对中关村和海淀黄庄,这里是另一个文化商贸中心。
1993年,金真开始接触打口磁带。很迅速的,五道口的新华书店旁边就开起了专门买打口磁带的小店。那里最著名的是价格。一套四合的LED ZEPEPLIN大概是80元,一合SALTY DOG大概是30元,一合ROGER WATERS是60元(见右图)。对当时只听说过没听过摇滚的一代人来说这个价格也算合理,但对一个靠父母汇款读书的大学生而言价格实在是太贵了。
说到SALTY DOG(见左图),今天夏天在北京中图公司买CD,刚拿了一套萧斯塔科维奇的四重奏全集,就看到SALTY DOG那张著名专集的封面,我问进货的经理:你知不知道这张唱片在打口一族心目中的地位。他也笑了,我们相仿的年纪。我想买,他说,留下吧,让更多的人看看,回忆一下。
渐渐的金真发现,越懂货的老板卖的CD最贵。那个年代有太多摇滚青年来到了北京。于是HM的专集是最昂贵的,同样很贵的还有BEATLES,U2,PINK FLOYED等。在五道口只有一次还价成功的经验,那是我去参加首届北京大学生文艺汇演颁奖晚会,睡在我上铺的兄弟骑自行车带我从颐和园到北太平庄,回来的路上经过五道口,老板正准备关门,已经11点了。我说那套BEATLE的白色封面的双张可不可以便宜卖我,因为磁带已经打断了,需要把盒子拆开在接上。老板看了我的奖状,说,给你吧。20块两张,是他那里奇迹般的低价。得奖的是一个哑剧小品,我的剧本和现场音乐伴奏:路不好走。
我从北京毕业带回了200合打口磁带,仅有的几合打口CD价格极其昂贵。不说也罢,省得开明街上那些人知道了。在宁波最早买打口磁带和CD是在公园路,价格挺公道的,比五道口公道多了,而且几乎没有人抢货。我第一次被一位新西兰朋友介绍来到了当时的非主流,谁让我是和老外一起去的呢,价格可想而知。后来在广播中介绍过这家店,据说老板把价格卖得挺贵,反正偶是没有丝毫的好处。我要的磁带都是自己买。几张古典CD有些是尖货,应老板的古典基础稍微薄弱那么一点点,所以我还有一些淘碟的乐趣,又应了那句“越懂货的老板卖的CD最贵”。
我认为掏碟的乐趣是用很低的价格买到了尖货,有以下几个原则:
1、花高价从老板手里买的不算
2、必须是比较冷僻而优秀的专集或乐队或个人
3、唱片品相必须好
4、唱片数量必须少,限量版或在国内非常少见。如果货多那么,被埋没的好货被你发现了,也算。
再后来,宁波的打口CD突然绝迹了。曾经在公园路改造前的北口有那么几张,有过一套打口的GOODMAN四张一套,等我第2天去买,发现公园路的店都给拆了,一夜之间也。
在开明街上最早遇到的是被我的学生叫“黄毛”的,CD一般都是中间穿孔的,时间已经到了1999年。那些CD偶也买了一些,但尖货非常少。
最近在开明街买碟,发现价格已经大大上涨,而伴随的是,那些几年
前还在卖小狗的文化工作者已经有了相当多的积累,我原来以为需要10年才能积累的音乐知识,他们在几个月中却疯长起来,大概每个购买者都向他们传授知识。他们中的一个最近问我的一个单词是APOCALYPSE,天啊。好在对于意大利语、法语和德语他们还知之甚少,但越来越多的乐队名字已经进入他们的头脑,他们知道HIM是哥特,知道大卫马修斯,好在他们对古典,呵呵。但是,但是,你的尖货也越来越不可能了。
全宁波淘碟者,联合起来,抵制高价。
BTW,我一直喜欢正版,大概已经没有同好了吧。最近买的正版是一套SATIE,GEORGE WINSTONE,正版已经不太有人和我抢了。那仅有的几家一直很想念曾有的辉煌。
金真(何镇飚)
我们这一代人看到CHEMICAL BROTHER是不会有见到神的冲动的,见到任何人都不会。虔诚的东西在心里越深,越难以外化。况且在15岁以前接触了太多的尼采、萨特之类,所以现在的哈贝马斯只能看作对马克思的另一种诠释。

言归正传,第一次来到五道口是1991年的国庆,距离今天正好11周年。那里有一个铁路的道口,一家电影院,一个清真小饭馆,一个菜场,一个商场,一家新华书店。往成府路方向走有语言学院,和语言学院对面的一排浙江人买衣服的。相对中关村和海淀黄庄,这里是另一个文化商贸中心。
1993年,金真开始接触打口磁带。很迅速的,五道口的新华书店旁边就开起了专门买打口磁带的小店。那里最著名的是价格。一套四合的LED ZEPEPLIN大概是80元,一合SALTY DOG大概是30元,一合ROGER WATERS是60元(见右图)。对当时只听说过没听过摇滚的一代人来说这个价格也算合理,但对一个靠父母汇款读书的大学生而言价格实在是太贵了。

渐渐的金真发现,越懂货的老板卖的CD最贵。那个年代有太多摇滚青年来到了北京。于是HM的专集是最昂贵的,同样很贵的还有BEATLES,U2,PINK FLOYED等。在五道口只有一次还价成功的经验,那是我去参加首届北京大学生文艺汇演颁奖晚会,睡在我上铺的兄弟骑自行车带我从颐和园到北太平庄,回来的路上经过五道口,老板正准备关门,已经11点了。我说那套BEATLE的白色封面的双张可不可以便宜卖我,因为磁带已经打断了,需要把盒子拆开在接上。老板看了我的奖状,说,给你吧。20块两张,是他那里奇迹般的低价。得奖的是一个哑剧小品,我的剧本和现场音乐伴奏:路不好走。
我从北京毕业带回了200合打口磁带,仅有的几合打口CD价格极其昂贵。不说也罢,省得开明街上那些人知道了。在宁波最早买打口磁带和CD是在公园路,价格挺公道的,比五道口公道多了,而且几乎没有人抢货。我第一次被一位新西兰朋友介绍来到了当时的非主流,谁让我是和老外一起去的呢,价格可想而知。后来在广播中介绍过这家店,据说老板把价格卖得挺贵,反正偶是没有丝毫的好处。我要的磁带都是自己买。几张古典CD有些是尖货,应老板的古典基础稍微薄弱那么一点点,所以我还有一些淘碟的乐趣,又应了那句“越懂货的老板卖的CD最贵”。
我认为掏碟的乐趣是用很低的价格买到了尖货,有以下几个原则:
1、花高价从老板手里买的不算
2、必须是比较冷僻而优秀的专集或乐队或个人
3、唱片品相必须好
4、唱片数量必须少,限量版或在国内非常少见。如果货多那么,被埋没的好货被你发现了,也算。
再后来,宁波的打口CD突然绝迹了。曾经在公园路改造前的北口有那么几张,有过一套打口的GOODMAN四张一套,等我第2天去买,发现公园路的店都给拆了,一夜之间也。
在开明街上最早遇到的是被我的学生叫“黄毛”的,CD一般都是中间穿孔的,时间已经到了1999年。那些CD偶也买了一些,但尖货非常少。
最近在开明街买碟,发现价格已经大大上涨,而伴随的是,那些几年

全宁波淘碟者,联合起来,抵制高价。
BTW,我一直喜欢正版,大概已经没有同好了吧。最近买的正版是一套SATIE,GEORGE WINSTONE,正版已经不太有人和我抢了。那仅有的几家一直很想念曾有的辉煌。
2002年9月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