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2004:饮食篇
鱼羊为鲜,中国的古代文字就交代了关于鲜的由来。在宁波的日子里,鲜始终是与海鲜密切相关的,而到了北方才开始接触羊肉。2004的冬天,在小绵羊用川奇海鲜酱佐以新鲜的内蒙古羊肉,为我的2004美食篇写下了尾声。
一直是对吃非常不在乎的人,直到2004才开始对饮食留心起来。
年初到北京,回母校,终于又品尝到了京酱肉丝,在宁波可以点到类似的“钱江肉丝”,后者一直是我在校园餐厅必点的菜肴,以至于学生都知道,那是个菜名大声报出的小餐厅,后来倒闭。在母校还点了曾经在记忆中占据重要地位的“冬笋肉丝”,可惜老板还是同一个,但味道却大不相同。不禁感叹芋老人传。
初夏到台湾,吃到一些台湾美食。倒是无甚特别的回旋火车料理和涮涮锅让我印象深刻,并不是因为特别,而是材料新鲜。在离开台中前一天,主人特地请我到自助火锅店,一个人吃了N人的份,另同行师生大感意外。后来回宁波,发现 “一茶一座”是非常正宗的台湾风味,朝阳科技大学的林教授来宁波,特地带他去吃比较正宗台湾菜。
几次去外地出差,也算尝到了地方特产,可惜印象都不深刻。秋天到杭州临安的浙江林学院,几道山村菜当时感觉美好。
宁波被几个朋友邀请也去了不少酒店,发现重要的不是吃什么,而是和谁吃。夏天和冬天分别有去两次去鼓楼湘楚人家,从来不爱吃辣的我,居然也几次主动进去,而且记忆爽快。唯一不满意的是酸菜鱼,酸菜鱼还真是日报黄百竹先生推荐的日报对面的小馆子最好。
2004认识了几个特别钟爱宁波美食的朋友,推荐了不少小店,可惜没有时间一一扫街灭店。祝伟先生推荐的小龙虾终于也还是没有胆子去尝试。我不太喜欢宁波的茶馆,总是和餐饮联在一起,弄的喝茶也不爽,吃饭也不爽,唯一适合的就是聊天。老外滩的颐和茶馆虽然也落了这个俗套,但好在都是古董,也算赏心悦目。
年终无意又来到城隍庙二楼的小吃店,可惜,人气寥落。最常去的是来必堡和永和豆浆,都开到家门口了。今天中午在永和点了蚝油猪肝炒饭,才发现自己的饮食范围开始越来越广了,这大概也是我2004的收获吧。
2004年12月26日
何镇飚的一传一乐(荔枝FM收听)
11 年前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