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第一帖
回首已经过去的2005其实是很值得怀念的一年。
1995年我大学本科毕业,从北京回到宁波,开始有了“新音乐教室”,自己的生活再一次固定在这个城市。转眼就是十年。大米和大马结婚了,小刘回到了北京,道道出国又回来就象从未离开,是不是她在奉化某个角落拍了几张照片骗我们的?学军的头发还那么短,2年的时间只让我们觉得惭愧,看到周周的音乐活动,觉得十年其实只是一瞬间。
2005年,宁波的广告公司几乎全面亏损,包括车载和商场的平板液晶新媒体都没能拯救市场,更不用说报纸和电视,在房产市场没有更多营销经费的前提下,车市的走红勉强维持着虚假的繁荣。我反复推荐的播客市场一直没有人关注,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用RSS听自己喜欢的LOCAL节目。
东南商报评选了形象代言人,宁波电视台开始了业余主持人选拔,媒体终于离大众更近了,来发讲啥西和阿国电影带动了新一轮的方言热潮,不知道形式的走红会不会带来内容的进步,不论是宁波电视台的双五佳还是电台的十佳栏目,都让我觉得宁波的媒体步子太小,钱太少,胆子太小,人才太少。
金报的老总和商报的老总在同一个月易人,一个去了上海,一个回了四川。日报集团的记者和编辑们终于去了美国,晚报星期六终于变来又变回去。在一个永远缺乏内容的城市里,我们寻找着被忽略的乐趣。DM迟迟没有登上舞台,所以星期三的命运也可想而知。
搬进了新的房子,开上了新的汽车,可内心并没有因此而充实起来,第一届学生毕业,想好好和他们说说话,却只看见他们迫不及待地奔向更遥远的未来。好书越来越多,时间越来越少,好在还会放纵一下自己,饕餮成了新的习惯,既然精神无法满足,就别在物质上亏待了自己。继续买新的收音机、电子产品和CD、DVD,最喜欢的剧集是“绝望的主妇”,在FRIENDS之后,没有了更释怀的笑声。把CD机听坏,却没时间去修理,音乐终于越走越远,在车里听唱片的时间超过在书房。
郑勇终于转业,陈勇终于“失业”,好在晋升了更好的岗位,但宁波的新闻周刊终于一片空白。螃蟹的照片就如村长的书,与日俱增,最喜欢看周萍的文字,觉得时光真是不可逆转。我最想排的那出戏还在我的心里,看着女儿日日长大,才知道岁月也不是没有给我馈赠。即使前辈百竹老师也在开创新的生活,后生如我又怎能举步不前,就算石头拼命追赶,也要和李好小朋友们一起与时俱进。
2005有太多遗憾,好在还有2006,还有年复一年,虽然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但只要希望还在,前进的脚步永远充满活力。
2006年1月19日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