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和朋友们一样,都在看书。也买一些书。主要是商务印书馆的《汉译名著》系列。
自己的书架小而多,书都杂乱无章,因为可能不久以后要搬家准备整理好装箱,先把同类或同系列、同学科的书整到一起。首当其冲的就是商务印书馆的《汉译名著》系列,不想居然密密麻麻快放满半个小书架。一直以为自己这类书是比较少的。毕竟,那都是高山仰止的真正的大师,我个性再狂妄也不敢不尊重罗素、康德、斯宾诺莎、卢梭……这套书是按照书脊颜色分类的,大片的棕色(哲学\神学\逻辑学\伦理学),稍少的兰色(经济学)、更少的绿色(社会学、法学),几乎没有的黄色(历史学、地理学),秉承“倡明教育,开启民智”之宗旨,商务印书馆上世纪初即致力于西方经典著作的翻译工作,刊行图书译作精良,影响了近百年间数代学人。“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则是商务印书馆百年学术出版之集萃。丛书自一九八二年重集出版,迄今已有十辑四百余种,实为我国文化出版的心血之作。
但是看着看着,看出另外一种感觉。不论是哪个颜色、哪个学科的,其实有许多相通的地方。譬如罗素的《人类的知识》就是各学科集大成者,达尔文的《人类的起源》似乎更多自然科学的内容,黑格尔的《美学》难道只是哲学范畴的?分明为当代的文化经济学指明了分类的方向。而李嘉图的书信中,又可以看到现代商业伦理的启蒙,至于《伦理学》、《人性论》又无不对当今的文化传播、经济传播(广告)、经济伦理有着重要而长远的影响。
于是,多种颜色,其实只是一种颜色,就好比罗素说的“唯心和唯物是人类认识世界的经验的两种表达”。学科,似乎也是如此,角度不同,认识不同,而经验是一致的。
何镇飚的一传一乐(荔枝FM收听)
11 年前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