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月20日星期六

我是说谎者--费里尼

我是说谎者

金真(何镇飚)

在我小学五年纪的时候,正是八十年代改革开放的开端,西方优秀的文化刚刚传入大陆。我记得我家里订阅了很多的杂志,其中有两本对我的影响最大一本是《世界美术》,另一本是《世界电影》。

当时的世界电影是32开的小本,很厚,中间有黑白的照片,都是大明星。也就是在1984或85年,我通过《世界电影》阅读了全本的剧本《第七封印》、《克莱默夫妇》、《道路》、《后窗》等等,接触了伯格曼、黑泽明、希区柯克,当然还有让人难忘的费里南(现在被译作费里尼)。

这些名字是陌生的,而剧本却是印象非常深刻,有些看不太懂,有些却能让我偷偷落泪。特别是对一个人生目标只是考上重点初中的小学生而言。没有想到的是,这些书使我在以后二十年里一直对戏剧、电影艺术深深迷恋。

再一次听到这些名字是在中学时代,那时每星期六晚上的中央台有刘晓庆主持的《世界电影之林》,那是个对我影响更大的节目,几乎是完整的世界电影史。特别是《精神病患者》和《八又二分之一》给我的印象最深刻,接下来就是美国歌舞片,我至今很喜欢。

近20年来,我们看的电影越来越多,看的大片也越来越多,但电影艺术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商业性、票房似乎成了电影的一切,其实我们早就没有电影明星了。如果你不喜欢好莱坞电影、如果你不喜欢中影大片,你是不是还有别的选择?

在不被重视的一批宁波新文化青年当中流传着一本发行量只有七千本的小书,那就是意大利著名电影大师费里尼的笔记《我是说谎者》。他们与我的很大不同在于,象费里尼这样的名字对我是极其神圣、只能膜拜的,是纸张质的,而对他们是可以超越的,是影像质的,他们是直接通过电影去了解大师的,而我这代人却是先通过文字。我们先知道大师然后看见电影,而新青年们却是先看见电影,后看见大师。他们是令人羡慕的。

虽然出发点很不一样,但对这本书的狂热喜爱却是出奇地一致。这本奇异的书光是作序言《观众回忆录》的作者就能把人吓一大跳,是大名鼎鼎的卡尔维诺。可能也只有他的文字才能配得上全书的自由狂放与灵气逼人。

阅读大师笔记或谈话录是理解他们创作心路的最好途径,象肖斯塔科维奇的《见证》、达利的《一个天才的日记》,焦菊隐的《菊隐艺谭》,莫扎特的书信集,《歌德谈话录》等等,折射出艺术大师们的思想闪光点,吐露出不为人知的另一面,对于综合理解他们的作品极有帮助。费里尼的《我是说谎者》也不例外,例如其中的《卡比莉亚之夜》一文细致地描述了拍摄这部名片的灵感是如何产生的,“何时产生的?而又从何处来?其过程是不连贯的还是伪装的?”这部影片至今还有着强大的影响力,如最近来大陆演出、由台湾果陀剧场出品、蔡琴主演的中文歌舞剧《天使不夜城》就是改编自费里尼的《卡比莉亚之夜》。

这不是一本入门读物,而是费里尼迷们的珍贵收藏,其中有各个时期的费里尼照片,许多珍贵图片,我最喜欢费里尼最后一部电影《月亮之声(L a voce della luna)》的电影招贴画。如果你不知道什么是电影,如果想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电影,费里尼这本小书中的《电影是什么》一文会告诉你,如果你不知道什么是电影大师,如果你想知道电影大师的创作内心,《我是说谎者》可以告诉你一部分,另一部分则还留在他的电影里。

(《我是说谎者——费里尼的笔记》费里尼著,卡尔维诺序,倪安宇译,三联书店出版)

2001年5月5日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