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月20日星期六

经济失去泡沫,人类将会怎样

经济失去泡沫,人类将会怎样
金真 (何镇飚)

八十年代,日本的经济如日中天,日本政府发现了“泡沫”,于是全日本的经济学家想尽一切办法“消沫”,最后成功了,日本经济直到今天还几乎没什么泡沫,说得确切一些是,直到今天还没什么起色,给打下去了,G DP的增长比他们的个子还慢。最近十年日本拼了命想折腾出些泡沫来,吸引资金和现在叫做“眼球”的东西,却始终十分尴尬,幸好如此,他们妄图进入联合国的步子才不那么烦人。不过日本的经济一不景气(现在只是发展的步子稍慢一些而已),世界就危险。

我们把目光再往前推半个多世纪,就在大约二十年代,在美国也出现过所谓的新经济,那是铁路网络和汽车工业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人类的交通运输变得更加快捷,就象今天计算机网络让我们的信息运输更加快捷和廉价一样。但那场新经济的泡沫消亡带来的是1 929年美国的股市崩溃和最严重的经济萧条,而最可怕的后果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

经济失去泡沫,人类将面对战争。

二十年代的那次经济泡沫,人们并没有意识到泡沫消失对经济发展的严重后果,所以自由市场经济理论(正如今天的WTO)成为当时经济学界的唯一行动指南。直到经济危机爆发,罗斯福总统的经济学顾问团采取了当时还是非主流理论家凯恩斯的国家干预理论,既罗斯福“新政”,采用国家拉动投资的方法解除就业和购买力萧条的问题,用政府的“看得见的手”的力量来推动市场的发展,这一初速度拯救了当时的美国经济。而凯恩斯的理论是在战后才被世界各国广泛接受的,特别是在被萨缪尔森写入教科书以后,他成了当时活着的最伟大的经济学家,以致于他提出的乌托邦式的“固定利率”都被各经济大国暂时接受,战后资本主义进入相对繁荣阶段。

而政府手段干预经济也成了天经地义,当年日本政府用加息手段“消沫”和今天的格林斯潘如出一辙,希望后果不会一样,这也是今天美国经济界人士广泛批评老潘的原因。

希特勒的经济智囊团显然不如罗斯福的,他的简称为社会党的纳粹组织也广泛运用政府手段刺激经济,不同于美国的大修水库,他们发展的是军工业,和战前的日本一样(希望不要让你联想到今天美国的导弹防御计划),军工业需要战争(或者象冷战一样的战争威胁,普京身边的经济学家一定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来刺激消费。另一方面,为拯救金融,希特勒不是采用国家信用担保,而是通过掠夺当时占德国国民财富相当一部分的犹太人的资本来维持。经济不能发展就只能通过掠夺。

由于经济的过快发展从而导致了经济的泡沫。就好比,人们看到了经济的发展方向与潜能,于是一哄而上,却忘了鞋带正不知不觉地开了,可能会摔上一交,但只要停下来再系上就行了,方向还在,力量还在,慢点儿跑不要紧。或者眼睛只盯着前方,没有看见脚下的石头,吃了亏,但下次不就有经验了?我们要防止一交给摔死了,其他的都可以,都有希望。

如果我们知道泡沫避免了战争,就如市场营销避免了战争一样,那一定不是盘算着什么时候泡沫会早点消亡,而是想着,如何使泡沫安全地退出水面,并尽可能地维持经济的繁荣,哪怕真的有些泡沫。
 
请看,Not to be to be ( 我看“泡沫”之三)
——虚吞实的安全过渡
2000年12月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