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月19日星期五

克莱门蒂的交响曲

克莱门蒂的交响曲
何镇飚 编译

没有哪位作曲家象穆齐奥·克莱门蒂那样幸运地长寿。克莱门蒂于1752年,也就是巴赫去世后两年,出生于罗马,当时韩德尔仍活跃在伦敦的音乐舞台上(后来克莱门蒂也是在那里挥洒了一生的大部份精力);他于勃拉姆斯诞生前一年的1 832年去世,那时柏辽兹、肖邦、舒曼和门德尔松正开始他们的职业生涯。1781年,为赢得奥地利国王约瑟夫二世的器重,克莱门蒂与莫扎特在维也纳进行了一场钢琴比赛;1 8世纪90年代,他与来访的海顿分享伦敦汉诺威广场音乐厅的舞台;1807年,又是在维也纳,他与贝多芬进行了多次复杂的谈判,成为了贝多芬最主要的英国出版商;1 824年6月21日他出席了弗朗兹·李斯特的伦敦首演。在克莱门蒂一生的大部份时间里都比莫扎特更为出名,他的声名首先被海顿和贝多芬超越,而他们不仅影响了克莱门蒂,也被克莱门蒂所深深影响。另外,克莱门蒂还是当时首屈一指的键盘大师和音乐教师,经营着一家非常成功的出版公司同时还生产钢琴。死后,他被盛葬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的修道院里。 即使在今天,克莱门蒂的名字仍然鲜为人知。他不朽的键盘练习曲集《艺术津梁》(《Gradus ad Parnassum》 [1817- 1826] 直译为《通向帕那萨斯的阶梯》,帕那萨斯系艺术女神缪斯的住所)曾被当时所有初出茅庐的钢琴家所研习,而目前我们只能从德彪西善意的讽刺模仿之作《儿童园地组曲》中的“钢琴博士”(D r. Gradus ad Parnassum)里才能感受到这一点。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霍洛维茨的录音短暂地复兴了人们对克莱门蒂几首奏鸣曲的兴趣,但即使是这几首奏鸣曲也很快便不再受人关注也极少上演。 克莱门蒂的其他作品处于更令人遗憾的境地。克莱门蒂曾创作了大量人声与室内乐作品,最重要的是,他创作了许多数量不详的交响曲,这些交响曲曾赢得短暂的成功,但很快就在1 9世纪20年代从管弦乐队的演出曲目中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的作品。 可以说,克莱门蒂的长寿是幸运的,因为长寿使他与音乐史上最伟大的三位作曲家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建立了个人的与艺术上的交往;但也可以说克莱门蒂的长寿是不幸的,他不得不直接与这三位音乐大师展开较量。克莱门蒂的键盘作品和管弦乐作品远比他目前的声誉要优秀。从1 8世纪七十年代到贝多芬逝世的1827年,三位维也纳乐派古典作曲家创作了他们令人震惊的巨作,而这段时间正是克莱门蒂作为作曲家的活跃时期。 克莱门蒂的交响曲在如此长的时间里未被人们所了解并演奏,以至于它们确切的作品标号和创作日期都已变得含糊晦涩。这些事实对克莱门蒂的交响曲来说不仅是不公正的,而且是可笑的,因为克莱门蒂(尤其是到了晚年)正是在这些交响曲上寄托着对自己身后名望的最大希望。
*-=-=-=-=-=>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