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磨房(Moulin Rouge)随感
金真(何镇飚)
(1) 1900,巴黎
故事发生在1899年到1900年期间,这是金真最心仪的年代,而地点是在巴黎。我曾想过写来生前世的文章,在那篇小文里,自己就是1899 年巴黎的一个小演员,很不成功的。而故事的男主角就是这样一个人,从伦敦来到巴黎。一开始就遇到了,天呀,萨蒂,出演他的歌舞剧。(我查了资料,难道是《R elache》?也许只是编剧“随便说说”吧。)1900年的巴黎,可以遇到的人太多了。虽然在电影里出现的人很少。可在我的思绪中却出现了象毕沙罗等一大批人。
(2) Smell like teen spirit
毋庸质疑的,Moulin Rouge是一部歌舞片,而且是百老汇的经典剧目。但没有想到的是,镜头进入Moulin Rouge的第一段音乐居然是伴衬着大合唱的NIRVANA的Smell like teen spirit,光怪陆离而奢侈的色彩与画面,我一下子就呆在那里了。百老汇居然接受了NIRVANA,我们景仰的非主流成了POP?接下来我听到了我很喜欢的Susana Vega和DNA的Tom’s Dinner,那是我中学时代最喜欢的歌曲之一了,虽然只有几秒种,但音乐,呵呵,音乐是点到就可以的东西。能让人想到许许多多。
而当演出被禁止的时候,Moulin Rouge的老板用很浑厚的男中音唱起了QUEEN的名曲“The show must go on”.这首曲子是只有真正面临过演出被禁止的人才特别有感情的,我无数次用这句口号和歌曲给自己和演员们打气,“他们觉得不够搞笑,看我们给他一个搞笑!”之类的话总是在唱完这首歌以后爆发的。而演出真的总是在“必须继续”中。
而另一种时候是在正式演出前一个礼拜左右,演员们都疲乏了,新鲜劲过去了,一次次彩排只是单调地重复,他们可能都会厌倦的,而演出越来越临近的那种压力也是会把人压垮的,那时候是导演和演员们最绝望最迷茫的时候,一首“T he show must go on” 不知道给过我(们)多少勇气与希望,还有责任感。
(3) 传统与新文化
百老汇是美国为数很少的传统文化,这部Moulin Rouge也是经典剧目了,在情节上几乎完全照搬《茶花女》,但取胜的是音乐,其中有大段标准的百老汇旋律。特别是使梦露在《绅士喜欢金发女郎》中一举成名的“D iamond, girl’s best friend” 在Moulin Rouge中也有精彩演绎。而在男女主人公互相倾诉衷肠的时候还用了I will always love you等大家耳熟能详的POP音乐。
更不用说宏大的歌舞场面,珠光宝气的服饰,气势不俗的舞台布景,众多靓丽的歌舞演员等等,百老汇一贯取胜的法宝。
(4)其他
我在《关于〈我是说谎者〉》中曾经提到我很喜欢美国歌舞片,没有想到的是,今天的歌舞片能那么好地继承原来优秀的东西而又吸收了众多的养分,从中可以给新文化许多有意的启示。
[该信息已经被 金真 编辑过.(编辑日期:06-02-2001).]-=-=-=-=-=>
何镇飚的一传一乐(荔枝FM收听)
11 年前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